1 、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 、学校(含托幼机构)以及密闭娱乐场所(包括ktv、棋牌室、密室剧本杀 、网吧)、餐饮服务(含酒吧)场所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 ,其余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保留全市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继续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对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不再赋黄码 。
2、津贴执行对象 原实行卫生防疫保健津贴的单位: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 、卫生监督所、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院)的卫生工作人员。津贴标准 一类津贴:每人每工作日9元。二类津贴:每人每工作日7元 。三类津贴:每人每工作日5元。四类津贴:每人每工作日3元。
3、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调 ,确保疫情防控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强化责任落实和监督检查 明确责任主体 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和具体职责。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失职渎职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对各部门 、各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 。
4、“层层加码”: 是指在执行上级的防疫政策时,下级单位或部门过度解读或过度执行政策 ,导致防疫措施比上级要求更加严格。例如,国家要求从低风险区返乡持绿码即可,但到了市县、乡镇层面 ,可能会增加核酸证明 、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等额外要求。
极目新闻记者肖名远张奇摄影记者张奇12月5日0时起,上海针对疫情防控措施作出调整:乘坐轨道交通、公交 、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园、景区等室外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当天 ,极目新闻记者在上海走访发现,进入公园及地铁站不看核酸只看健康码绿码,而进入室内商场等还必须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
正常出入:上海可以正常出入 ,无论是乘坐火车、高铁 、飞机等交通工具进入上海还是出上海,都不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行程卡。无需报备:抵达上海后,不需要进行报备。
确需来京的人员须持“北京健康宝 ”绿码和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抵京后需主动报告 ,并进行14天健康监测。注意事项: 在北京人员出入相关场所时,仍需佩戴口罩,并配合做好防疫管控措施。 近段时间内 ,不建议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
1 、六地已正式取消全员核酸检测。具体来说:上海市:为响应“二十条”要求,上海市取消了原定的全员核酸检测计划,改为对风险岗位和重点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核酸检测。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市在“二十条”发布后 ,取消了原本的全员核酸检测计划,转而按照常态化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
2、二十条措施发布后,全国多地宣布取消全员核酸检测:11月11日,安徽省太湖县宣布 ,停止县域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此外,福建省福州市、安徽省合肥市、上海市等多地都已积极调整现行的防疫政策,宣布取消或暂不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
3 、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 ,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申请健康码 。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取消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 ,优化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继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的相关措施,具体如下: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 、学校以及密闭娱乐场所、餐饮服务场所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 ,其余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保留全市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继续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对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不再赋黄码 。
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除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外,其他人员原则上愿检尽检。对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人员不再赋黄码。
市民如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其“随申码 ”将会被赋黄码 。全市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检测服务,延长至2022年10月31日。即日起至2022年10月31日 ,市民应每周至少进行1次核酸检测。市民如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其“随申码”将会被赋黄码;完成核酸采样后,其“随申码”将在24小时内转码 。
邬惊雷表示 ,上海已明确,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除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外 ,其他人员原则上愿检尽检;对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人员不再赋黄码。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即日起至2022年9月30日,市民应每周至少进行1次核酸检测。市民如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 ,其“随申码 ”将会被赋黄码;完成核酸采样后,其“随申码”将在24小时内转码 。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市民,应及时参与社区便民筛查或至核酸采样点开展核酸检测。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